傲世皇朝_傲世皇朝注册_平台
傲世皇朝_傲世皇朝注册_平台
全站搜索
资讯详情
巴彦淖尔市农牧局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6-03 02:32   文字:【】【】【

   傲世皇朝手机app下载?秋冬季节交替,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变大,空气湿度减小,日照时间缩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更易存活。在养殖环境调控不当、饲养管理不良和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非洲猪瘟、口蹄疫、仔猪腹泻等进入高发期,养殖场户应强化以下关键防控措施。 一、加强临床巡查 主要观察猪的采食、饮水有无增多或减少;呼吸频率、呼吸姿势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咳嗽、打喷嚏;体温是否正常;眼、鼻有无分泌物、脓液等;耳、四肢皮肤有无颜色变化,有无肿块以及排便、排尿异常情况。发现发病猪只,应立即将病猪移入隔离圈舍,单独饲养,并采集临床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二、实施精准防治 非洲猪瘟、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感、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多种疫病容易在秋冬季发生和流行。要根据疫病特点,科学采取防治措施。 三、定期清洁消毒 每周对猪场周围道路消毒2~3次,每天对猪场内道路及其环境消毒1次。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对产房、保育舍和生长育肥舍进行2~3次带猪消毒。未安装净水设备的猪场,可在饮水中添加漂白粉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定期对饮水器或水槽进行消毒处理。对收集、转运、处理病死猪的工具及时进行清洗、消毒。消毒前应做好清洁工作,清除污物以免影响消毒效果。温度低时,可通过延长消毒时间、增加消毒浓度和频率、使用低温消毒剂等措施保证消毒效果。 四、切实防寒保暖 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入冬前,检修门窗、测试锅炉及水暖系统、暖风炉及正压暖风系统、电热板、保温箱、保温灯、电力线路、温控自动开关、发电机等防寒保暖设施设备。新生仔猪保温箱温度宜控制在32~38℃,保育舍温度在24~27℃,生长育肥、怀孕母猪、种公猪猪舍温度在10~21℃。开放式猪舍可以覆盖双层塑膜,封堵窗户及多余的通风口,在门口挂棉帘、草帘,防止冷风进入。 五、强化饲养管理 在饲料配方中增加能量饲料,适量添加复合维生素、氨基酸、复合酶制剂等物质。冬季可在夜间增加一次喂料,提供清洁饮水,有条件的应提供清洁温水。注意哺乳仔猪的饲养,让仔猪吃好初乳,断奶前要提早补料,逐渐增加饲料的饲喂量;断奶后不宜突然更换饲料,要限制饲喂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饲料,增加日粮中纤维素含量。

  随着养羊业发展,导致羊的疾病也在增加。布鲁氏菌病是羊的常见疾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一旦发生会造成以生殖系统为主的多器官损伤,不仅给养殖业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对人类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巨大威胁,因此要做好该病的预防。 1.加强宣传预防工作:让人们不得不加强对这方面的注意。基层动物防疫部门充分认识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地方动物疫病防治中心和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大细菌病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国家制度和颁布的卫生发展规范性文件和法律规定。 2.搞好羊的布病疫苗免疫,为了使每只羊都得到确切免疫,目前采用的免疫方式是灌服免疫。使用布病专用投药箱。 3.金亮自繁自养,需要买羊时,应在买进前对要买的羊进行实验室检验,布病阴性方可引进。并且在引进后进行隔离观察30天以上,方可混群饲养。 4.圈养或独自放牧,不要与别的羊群混牧。 5.有条件的可每年对羊进行一次布病的采血检测,至少应对流产的羊进行采血检测。流产的母羊应隔离饲养,经检测无布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6.要有清洁卫生的接羔场所,接羔者应戴胶手套、口罩、眼睛等。

  马流行性感冒简称马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马流感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暴发式流行的传染病。 患病马是主要传染源,康复马和隐性感染马在一定时间内也能带毒排毒。本病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都有可能导致新型马流感病毒的传播。传播迅速,流行猛烈。 马流感传染力惊人,患病马匹一声咳嗽可散播约10万个病毒,一个喷嚏可散播约100万个病毒,一个喷嚏可使飞沫以167公里的时速,在一秒钟内喷射到6米以外的地方。

  病原:反转录病毒。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又称沼泽热,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 流行特点:只有马属动物对马传贫病毒有易感性,且无品种、年龄、性别差异,其中马的易感性最强,骡、驴次之。 临诊特征是发热、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并反复发作,发热期临诊症状明显,间歇期则临诊症状逐渐减轻或暂时消失。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全身败血症变化、贫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反应和铁代谢障碍。 防控:马传贫驴白细胞活疫苗。

  马的气性腹痛是因为过多的气体停留在马的肠道某个部位而引起的,肠管的膨胀拉伸刺激肠壁内的痛觉感受器,从而使马感受到腹痛。因此,马的腹痛也称为“肠臌气”,也叫“痉挛性腹痛”。 气性腹痛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类型腹痛类似,包括刨地、回头顾腹、啃咬侧腹、全身伸展、躺卧、打滚、食欲饮欲废绝、不排便、出汗、精神不振等都有可能出现。发生气性腹痛的确切诱因很难追溯,有可能是饮水不足、应激等外因,也可能是饲料在肠道过度发酵、肠道蠕动异常、寄生虫感染等内因。 首先要先对这匹腹痛患马的病史进行问诊和记录,观察马腹痛的程度。腹痛的程度越轻,可能持续的时间就越短。如果是单次发生的急性气性腹痛,一般不会持续超过一天。如果是慢性的气性腹痛症状可能更轻,但腹痛症状可能会反复发作。如果眼观见到马的肷部出现膨胀,气体可能积聚在盲肠或大结肠中,这也是较为常见的情况。 其次对患马进行全身的体格检查。轻度腹痛的马心率一般正常,或有轻度心动过速。黏膜一般呈粉色湿润,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正常,呼吸频率正常或轻度加快,体温一般在正常范围。听诊应还能听到肠音,如有肠音减弱,在治疗后一般会得到改善。兽医还可能使用鼻胃管进行检查,此时应无反流。直肠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也有可能会发现盲肠或结肠臌气。当情况恶化、腹痛持续出现时,则需要使用其他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诊断。气性腹痛有可能导致膨胀肠管的变位或扭转,此时患马很可能会持续且剧烈疼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否则肠道将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预防气性腹痛的措施和预防所有腹痛症的措施一样,就是把马养好。做好马房管理和饲养管理,保障马匹饲草与饮水供应充足,让马有适宜的运动量。所有的马都应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牙科护理,并按时进行常规驱虫。

  犊牛是牧场发展壮大的基础,哺乳期是犊牛培育的关键。采取人工饲喂时,很多犊牛在出犊牛岛断奶时会出现体重下降、腹泻等问题,然而杭锦后旗众诚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犊牛出岛时体重不减反增,犊牛腹泻情况也很少发生。究其原因,让犊牛健康出岛的“法宝”就是犊牛饲喂系统。 犊牛饲喂系统可以通过扫描犊牛岛上的标识码,自动识别犊牛的成长信息,检索犊牛适配的饲喂曲线,并根据其日龄、重量进行单独制定计划进行饲喂,以此达到精准饲喂的效果,同时将每头犊牛的奶温、奶量等饲喂数据上传到云端,实现数据的可追溯化。 牧场管理者根据犊牛饲喂系统对饲喂数据的分析及时调整饲喂计划,解决了犊牛哺乳期奶量控制不精确,饲喂用具清洗不彻底,交叉感染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犊牛饲喂数据化,高效化,简约化,让犊牛能够吃饱吃好,健康出岛。

  蹄叶炎的病因存在着广泛的争议,其发病机理也没有定论,目前多数人认可的是金属蛋白酶对基础膜的破坏作用。POLLIT和DARADKA研究发现,蹄薄膜组织结构中存在的金属蛋白酶MMPs能催化降解许多重要的结构,如基础膜(BM)、半细胞桥粒,最终使BM和上皮基部细胞分离,使薄膜组织结构失去其生物学功能。在健康情况下,这些金属酶被钝化,不具有催化活性;当有大量的微生物代谢毒素时,这些酶被激活。后又发现ADAMTS蛋白酶(含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也有相同的作用。从1997年发现第一个AD-AMTS家族成员以来,迄今共有19个成员被发现,它们在保持凝血系统的稳态、器官生成、炎症、生育 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其中ADAMTS-4和AD-AMTS-5在哺乳动物关节炎症中起关键作用。试验证明,几种细菌内毒素可不同程度地激活MMP-2 和MMP-9。虽然ADAMTS-4和ADAMTS-5激活 机制还不清楚,但是最近有试验证明MMP-2和 ADAMTS-5在降解细胞外基质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使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 当饲喂奶牛大量的高能饲料时,一方面瘤胃中以牛链球菌为主的有害菌,能在充足的底物、较低的 pH值下迅速繁殖,成为优势菌株,把碳水化合物降 解为以L-乳酸为主的酸类。而细菌本身的代谢内毒素及其它血管活性物质通过瘤胃吸收入血,激活 蹄真皮毛细血管壁中的金属蛋白酶,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作用减弱,也可引起红细胞和血小板凝聚,对生角质细胞发生营养供应不足,使合成角质出现障碍,并伴有血液或体液从血管中渗出;另一方面 瘤胃内乳酸含量升高,当瘤胃内pH值下降至5.0 以下时,由不同种类细菌使组氨酸脱羧,形成高浓度的组胺,组胺被机体吸收后作用于蹄真皮,引起淋巴 停滞、显著充血和血管损伤。渗出液对真皮的刺激和压迫,产生疼痛,引起奶牛跛行。 1、急性病例表现为步状僵硬,运步疼痛,背部弓起。若后肢患病,有时前肢伸于腹下;若前肢患病,后肢聚于腹下。前肢的内侧蹄趾,后肢外侧蹄趾比其他蹄趾多发本病。严重病例,为了减轻疼痛,病牛两前肢交叉,两后肢叉开,动物不愿站立,趴卧不起,食欲和产乳量下降。蹄壁温度升高,痛疼敏感。体温升高到4O~41℃,心动亢进,脉搏100 次/min以上,呼吸加快,食欲不佳。病牛常出汗,肌肉震颤,蹄冠部肿胀,蹄壁疼痛敏感,患肢不敢负重,步态强拘。病牛喜卧,背部弓起,继发其它感染时,有原发病的症状 2、牛慢性蹄叶炎,呈典型“拖鞋蹄”,蹄背侧缘与地面形成很小的角度,蹄扁阔而变长。蹄背侧壁有嵴和沟形成,弯曲出现凹陷。蹄底切削出现角质出血,变黄,穿孔和溃疡。慢性大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全身症状轻微,患蹄变形,见患指(趾)前缘弯曲,趾间弯曲,蹄轮向后 下方延伸且彼此分离,蹄踵高而蹄冠部倾斜度变小, 蹄壁伸长,系部和球节下沉,弓背,全身僵直,步态强拘,消瘦。X线检查蹄骨变位、下沉,与蹄尖壁间隔 加大,蹄壁角质面凹凸不平,蹄骨骨质疏松,骨端吸收消失。 3、亚临床型蹄叶炎,此阶段是1979年提出并开始认识的,呈隐性状态,姿势和运动无改变,不表现跛行,但削蹄时可见角质 变软,褪色,苍白,蹄底出血,黄染,而蹄背侧不出现 嵴和沟。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不愿意站立和运动。因避免患蹄负重,常常出现典型的肢势改变。目前有人提出亚临床型蹄叶炎征候群,包括白线、治疗急性和亚急性蹄叶炎有几点原则:去除致病和诱发因素、解除疼痛、改善循环、防止蹄骨移位。必须尽可能早的采取治疗措施,防止形成永久伤害不可逆转,早期阶段可用冷水泡蹄每次1小时左右,时间不宜过长,每日可泡蹄2-3次,后可用温水蹄浴,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循环,增加渗出液吸收。 5、定期喷蹄、浴蹄,夏季每周用蹄浴液或消毒液进行浴蹄,每周3-4次蹄浴预防,冬季容易结冰,可采用喷蹄的方式浴蹄,喷蹄时应先去除牛粪、泥土垫料,使药液全部喷到蹄壳上。每周2-3次喷蹄,浴蹄可在挤奶完成后回牛通道上进行,喷蹄可在奶台上进行操作,注意经常更换药液。适时正确地修蹄护蹄修蹄能矫正蹄的长度、角度,保证身体的平衡和趾间的均匀负重,使蹄趾发挥正常的功能。专业修蹄员每年至少应对奶牛进行两次功能性修蹄。修蹄时间可根据牧场实际生产情况去制定。修蹄时注意角度和蹄的弧度,适当保留部分角质层,蹄底要平整,前端呈钝圆。正确诊断,分清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原发性多因饲喂精饲料过多所致,故应改变日粮结构,减少精料,增加优质干草喂量。 6、继发性多因乳腺炎、子宫炎和酮病等引起,应加强对这些原发性疾病的治疗。首先应彻底清蹄,用清水和棕刷、蹄刀等去除蹄部污物,然后对患蹄进行必要的修整,充分暴露病变部位,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再对创面进行消毒,药物填封,包扎需要连续复诊换药3-4次,以上工作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修蹄技师来完成。为缓解疼痛,防止悬蹄发生,可用1%普鲁卡因20毫升~30毫升行蹄趾神经封闭,也可用乙酰普吗嗪肌肉注射。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液500毫升~1000毫升、5%~1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l000毫升。也可静脉注射10%水杨酸钠液100毫升、葡萄糖酸钙500毫升,20%严重蹄病牛应配合全身抗菌素药物疗法,同时可以应用抗组织胺制剂、可的松类药物。 7、配制营养均衡的日粮合理分群饲养。配制符合奶牛营养需要的日粮,保证精粗比、钙磷比适当,注意日粮中阴阳离子差的平衡。为了保证牛瘤胃pH值在6.2~6.5之间可以添加缓冲剂。加强牛舍卫生管理实行清粪工作岗位责任制,保持牛舍、牛床、牛体清洁干燥。合理利用牛床散放式牛舍85%的奶牛采食后睡在牛床上,洁净干燥的牛床可减少细菌繁殖,防止蹄病的发生,要保证牛床上有足够多的干燥清洁垫料。尽量满足躺卧时间达到12小时以上。

  修剪它过长的生长 在现有集约化饲养的模式下,牛群的行走、磨损和生长的速度不相匹配,更有场地的缺失和不平整造成蹄病的多发。促使了牛蹄的异常生长,牛蹄长长以后就会影响到它的站立和行走。所以我们要定期修剪牛蹄,保证每年2~3次的保健修蹄! 平衡肢蹄负重 首先要做一只牛蹄的两个蹄瓣承重,还要考虑两个同位置牛蹄的承重,即两只前蹄和两只后蹄的承重,最后考虑四只蹄的承重。要做到4只蹄子同样长度,同样高度,同样厚度!这样才能使牛更好地站立和行走。 去除早期的蹄病 奶牛蹄病早期的治疗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在跛行评分中,两分和三分通过修蹄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但要发展到4分或5分的时候。4分有半数的牛存在预后不良。发展成5分的情况下,有85%面临着预淘和急淘。 (注:采用金宝肢蹄评分章程) 了解牛蹄的结构和尺寸 牛蹄的外部结构是由蹄角质构成,是一个坚硬的外壳,就像人穿的鞋子是一样的。有一定的长度、高度和厚度。牛蹄的内部结构由有P1骨、P2骨、P3骨、远端籽骨和筋健构成的骨连接。在牛蹄异常的情况下会造成骨连接的错位或增生,会造成永久性的跛行是不可逆的。 牛蹄的具体尺寸。长度:由蹄尖至肉冠的长度,约7.5~8.2厘米。高度:牛蹄踩地其后踵离地的高度约3.1~5.5厘米。厚度:蹄尖部断面儿的厚度,约0.5~1.5厘米。这些尺寸与牛的个体大小,胎次,场地,运动距离都有关系。在修蹄过程中要灵活掌握。一般情况下长度越长蹄尖的厚度越厚蹄踵的高度越低。蹄子越短厚度越薄蹄踵的高度越高。所以在修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 如何快速修好牛蹄? 国际通用的五步修蹄法,前三步保健,后三步治疗。一、保健修蹄:第1步定牛蹄长度。根据牛的胎次和个体的大小来确定牛蹄的长度,不能长于8.2厘米。不能短于7.5厘米。长于8.2厘米的角度就会变小高度就会变低。短于7.5厘米就修过了。 第2步确定蹄底厚度和蹄踵高度。根据场地和牛的运动量来确定蹄底的厚度。在定蹄长的时候跟蹄底面是垂直的断面儿就能看到蹄底厚度,蹄底的厚度不能厚过1.5厘米,最薄不能薄于0.5厘米,通常情况下的场地泌乳牛建议留到0.7~0.8厘米。 但干奶牛修蹄。的时候建议留的薄一点0.5~0.6厘米。蹄踵的高度在牧场内基本上都不够,所以在修蹄的时候,确定好蹄底的厚度是做一个假想点预留够3.1~5.5厘米的位置,把牛蹄的外壁面比平将牛蹄底面修平。修好的蹄底应该是同样的长度,同样的高度和同样的厚度。 第3步挖蹄弓。保留蹄尖部的三角区范围不动,在牛蹄底面做出一个桃心型的蹄弓,占蹄底面积的1/3。一个好的蹄弓能有效地减少地面对牛蹄的反压力,减少蹄底溃疡的发生。做好以上三步保健性修蹄就完成了。 在牛跛行的情况下区分出是肢病还是蹄病,是蹄病的情况下需要上蹄车修蹄治疗!所有的治疗性修蹄都是建立在保健性修蹄的基础上进行的。治疗性修蹄首先要做好代偿负重工作,例如蹄鞋的应用。 粘蹄鞋应考虑牛蹄的负重,一般情况牛蹄前尖部伤粘鞋靠后,后部伤靠前,大牛蹄居中,小牛蹄靠内边。在粘完鞋的以后应调整角度。在处理蹄病的时候尽量先粘鞋再开创,让蹄鞋有更长的时间粘牢固。开创的原则:先远端再近端,避免因流血造成的开创不彻底。对溃疡,白线病和创伤性等非传染性蹄病使用防腐生肌散进行包扎治疗。包扎治疗应做到里松外紧,对严重的蹄病要做到三天一换药。对传染性蹄病蹄疣的治疗应用康星的疣蹄康或蹄康原液喷洒治疗。针对腐蹄病要及时修除两个蹄缝中间的角质,减少疼痛感并用防腐生肌散进行包扎,配合全身抗生素治疗。 什么时间修蹄子? 对头胎牛产牛进行产犊后保健修蹄。对蹄型好的牛只可以不修,但一定要上一次蹄车,让适应其修蹄过程。避免以后修蹄赶牛困难。 集中修蹄时,建议安排在春秋两季进行。所修牛只包括干奶牛和蹄型不好的后备牛,育成牛。 牧场内有专职修蹄人员可避开产奶高峰期进行修蹄(泌乳120天~150天),另外在干奶时进行修蹄,这样在繁育做得好的情况下,能保证每年两次。 对牛群中跛行牛只要及时检查区分肢病蹄病,是蹄病要立即进行修蹄治疗。蹄病的早期治疗具有决定性意义。奶牛的修蹄保健是以为奶牛提供站立和行走合适的牛蹄为目的而进行的,是通过修剪牛蹄的过度生长、平衡肢蹄的承重、去除早期的蹄病这三个途径来完成的,是合理的应用牧场现有的工具在确保人身安全和牛只安全为目的的技术工作。通过好的修蹄方法,让奶牛有一副好的牛蹄,能更好的站立行走,增加利用年限,才能为我们产出更多更优质的牛奶。

  围产期作为奶牛的重要生理时期,不仅是发病率和死淘率高发的阶段,也是奶牛恢复健康和提高产量的阶段。 新产牛能否管理好,是牧场年度奶牛单产及利润提升的关键,新产牛的护理又是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新产牛由于从干奶期突然转到产奶期,无论是产犊过程的疼痛应激还是从产奶需要钙的供给平衡,以及采食干物质从粗到精的突然转变,都直接和间接影响着奶牛生理突然变化引起的应激,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重视并积极预防及时解决,就会给奶牛造成疾病或淘汰。 衡量围产期管理和产后护理水平的一项很重要的结果性指标就是产后60天内死淘率,目前国内标准是以5%作为衡量标准,各项产后疾病均发生在围产期,各项疾病的控制也将影响产后60天死淘率。评估围产期疾病风险因素,利用营养、管理和预防策略消除风险因素,是牧场解决牛群健康的根本之道。 一、提升管理水平:奶牛很多的代谢性疾病是由围产期管理不善引起的。围产期奶牛管理要求要高于泌乳期,对整个围产期的环境保持、密度控制、应激管理、人员操作将迎来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保持,提高采食量,提高舒适度,提高抵抗力,从而预防疾病。 二、控制体况:营养与体况对母牛的繁殖机能产生重要影响,分娩时的体况以及产前、产后营养供应是整个牛群获得最大繁殖力和健康度的关键,在整个繁殖周期中应维持母牛适宜的体况,围产期体况评分建议在3.0-3.25。 三、减少应激:包括分娩应激、管理应激、环境应激、转群应激、饲料应激等,经历应激奶牛就会分泌糖皮质激素、血管紧张素及肾上腺素等,影响奶牛免疫力和产后恢复。 (一)镇痛:奶牛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道、胎儿或人工接产等原因,伴随着严重的疼痛,并持续较长的时间,由于新产牛面临着泌乳,如不适时适当处理,将会严重影响母牛行为、生产性能和产后健康的恢复。对所有助产牛、早产牛、难产牛、双胎牛、死胎牛注射无抗头孢及抗炎药,缓解产后疼痛,促进产后恢复。 (二)灌服:奶牛产后不能自愿采食一定数量的饲料,灌服可以使瘤胃得到填充,帮助产后牛补充营养能量,促进胎衣排出,减少产后疾病发生。由于胎儿产出,腹腔空间突然变大,瘤胃不能及时得到填充,容易发生真胃变位和其它胃肠疾病,灌服同时加入助消化药、钙制剂、益母生化散、丙二醇等,温水40L一次灌服。 (三)补钙:奶牛由于胎儿生长、产犊和产后泌乳消耗大量的钙,而产后的钙动用机制不能适应产后高钙的需要,造成产后低血钙,低血钙后果是产后瘫痪、乳房炎、胎衣不下等代谢性疾病率高发,产奶量下降,死淘率增加。对所有经产牛产后口服一粒钙剂,12小时后再口服一次,可以更好的补充钙剂促进吸收。 (四)子宫收缩:所有产后牛立即注射催产素80-100单位,促进胎衣和恶露排出,促进产后子宫恢复,净化子宫。 (五)筛查异常牛只 1、奶厅观察:查看牛只乳房情况,乳房充盈度、乳汁是否异常、乳房是否有外伤等情况,异常牛做标记,方便下一步检查。 2、运动评分:在行走过程中观察是否有蹄病情况,行走缓慢或者走路打晃牛只,记录牛号,针对性治疗。 3、前面观察:观察采食情况,精神情况(眼神是否有神发亮、耳朵是否耷拉、鼻腔是否有异常分泌物),标记牛只,进行全身检查。 4、后面观察:疼痛表现、是否弓背努责、胎衣是否排出、阴门外伤、瘤胃充盈度等。 (六)检查及治疗 1、观察胎衣:胎衣在产后12小时未排除,确定为胎衣不下,根据牛只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在奶牛左侧尻部标记产犊日期及时间,方便人员观察。 2、监测体温:监测产后3-10天重点牛只体温,大于39.3℃的牛需要进行直肠检查。 3、子宫检查:对产后4-7-10天分别进行子宫复旧及产道检查,了解子宫恢复情况,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凡是子宫炎评分大于2分的需要进行治疗,注射无抗头孢和抗炎药。 4、其他检查:发现问题牛需及时按照诊疗程序对奶牛心率、呼吸、血酮、消化系统等方面检查。 5、标记牛只:对检查出问题牛进行标记,在右侧尻部上使用蜡笔清晰标记疾病简称、发病日期。 如子宫炎:ME - 9 产后瘫痪----MF 酮病--------KE 胎衣不下----RF子宫炎------ME 产道损伤----CI 移胃--------DA (七)子宫分泌物评分标准: 1、人员配备:每天至少有4名技术员做产后护理工作,其中有2名人员要对产后工作掌握熟练,全面掌控产后护理工作的执行。 2、物品准备:将所有护理物品提前准备齐全,如直检手套、润滑剂、治疗药物等。 3、控制时间:遵循“先回牛,先护理”原则,护理完一排牛放一排牛,减少夹牛时间,护理工作应控制在40分钟内。 4、相互监督:产后护理工作不应该由单一部门进行,应该由两个部门协助并监督完成,避免因单一部门工作不认真、不到位等人为因素,导致产后护理工作质量下降,影响牛群健康及后续配种工作。

  随着奶牛养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追求利益最大化已经成了当今奶牛养殖业大趋势。与利益最大化密切相关的就是奶牛要有高的生产性能,而高产量又和奶牛的繁殖密不可分,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牧场之间繁殖率水平参差不齐。虽然影响繁殖率的因素很多,除了重视奶牛只自身状况、育种计划、冻精选择、饲养管理等因素外,产科疾病的影响成了最直接影响配种率的因素。产科疾病,即奶牛产后所患的各种与生殖相关的疾病,下面我简单从胎衣不下、子宫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子宫炎 子宫炎是产犊后3周内子宫因受细菌感染产生炎症的这一种病例现象。在产后早期阶段,大多数牛子宫会受细菌污染,但多数被感染的牛会在自然状态下短期内自动清除自愈,而不能自愈的后期,就会继发实际生产中见到的临床子宫炎,甚至继发卵巢疾病,都会影响后期的配种。子宫炎是每个牧场不可避免的疾病,发病率通常占产后牛10%左右,高的甚至可达15-30%,强应激、产房管理不当等因素都会加大子宫炎高于行业发病率。子宫炎控制措施很多,牧场不同其发病率各不不同、但发病率却都相对稳定,所以正确的产后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控制环节。 01引起子宫炎的常见因素 ①胎衣不下,大多数胎衣不下的奶牛、产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子宫感染。 ②异常分娩即双胎、早产、难产、死胎,这些牛产犊后发病率接近100%。 ③产道的损伤--胎儿过大、助产不当等造成的创伤。 ④应激--热应激最为常见,助产应激,护理应激。 ⑤管理因素--围产、新产舍环境(密度、舒适度),产犊环境(应激、舒适度),接产(人员技术)。 ⑥营养、饲喂--低血钙、采食量。 ⑦品种--遗传因素,对奶牛来说,和肉牛相比更易患病。 02常见感染细菌 引起子宫感染的病菌很多,临床子宫炎大都在产后10天内发病,常见病菌有:①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菌--大肠杆菌(引起子宫炎、产后乳房炎、腹泻)、睡眠嗜血杆菌。②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坏死梭杆菌、产黑色素普氏杆菌。③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菌--化脓隐秘杆菌、链球菌(部分)。④其他--假单细胞。⑤感染通常为混合感染。 03临床典型症状及诊断 ①产后一周内子宫炎多发,其常见症状有:发热(40-41.5℃),但有个别牛不发烧;此类牛如不采取治疗措施,后期极有可能发展为子宫炎。 ②精神状态:食欲不振、乳房不充盈或产量下降、瘤胃不充盈、弓背、频繁摆尾、后躯脏。 ③分泌物即恶露:水样、褐色、恶臭。 ④产道检查:分泌物不洁,灰色或夹杂有棕色,或者有脓、恶臭味。 ⑤直捡:子宫积液或积气,类似气球,宫颈粗壮,轻微按摩可排出污秽分泌物、弓背。 ⑥产后21天左右,子宫内膜炎症状不明显,多数肉眼难以观察:子宫分泌物呈脓性黏液、颜色花白或深褐、量相对较少,直捡子宫角有少量积液、子宫角宫不勃起、两侧卵巢大小相差大。 04治疗要点 大多数牛只只要适时做好预防保健是不需要治疗的,只有造成客观发病的那些牛需要治疗。 ①产后早期治疗,对胎衣不下的牛没出现全身症状之前肌注或静注抗生素,直到治愈。好多牧场有产后灌服这个流程,灌服液建议含益母草等中成药和丙二醇,有助子宫炎、胎衣不下的治愈。 ②退烧药不建议多使用,干扰对药物效果的评判。 ③给药剂量要适量,疗程不能间断,给药途径要正确。 ④产后早期子宫内给药麻烦,效果存在争议,操作要求高,不建议多使用。 ⑤药物选择:抗厌氧菌药物必不可少,但多数药物抗厌氧菌效果不好,且子宫炎多为混合感染,所以还需要配合其他抗生素使用,有全身症状时需要配合其他辅助性药物。同时也可配合中药治疗,治疗子宫炎的同时预防真胃变位和酮病,中药成分可选择含益母草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中成药,但含量要足、成分要纯(选用大厂家)。 ⑥牛只出现发烧(39.5以上)时建议及时治疗,虽然一部分牛可能会自愈,但和不能自愈的那部分牛后期治疗相比,经济损失可能更低。 ⑦经产牛可适当配合钙制剂治疗,降低低血钙的干扰。 ⑧有酮病参与时治疗可能比较困难,所以要同时监控好酮病,酮病严重时经济权衡利弊后可减少挤奶次数,以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同时可口服含益母草的中成药、丙二醇。 ⑨21天左右的子宫内膜炎,子宫内投放合适的抗生素效果明显(有些可能需要弃奶,需谨慎),后期受孕率也比较理想。 ⑩高危牛只产后(产褥热、早产、难产等)如果不考虑弃奶、建议早期全身抗生素治疗。同时口服含益母草等中成药和丙二醇,补充能量同时预防酮病。 05治疗效果评判 药物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有效,现场评判不可缺少。 ①子宫分泌物逐渐恢复正常。 ②牛只状态、生理状况有所好转或恢复正常。 ③不应用退烧药的前提下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06预防 ①热应激。热应激存在时会大大增加子宫炎发病率,影响参配和受孕率。虽然现在抗热应激设备已经够完善,但还是不能避免其对产犊和子宫恢复的影响。所以,避开热应激产犊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在已成熟完善的同期发情技术下,人为改变分娩日期,避开热应激产犊,避免恶性循环,以提高繁殖效率。 ②难产。不管多好的管理方式,饲养条件,难产不可避免。难产是造成子宫炎发病的头号敌人,有些可能不会造成子宫炎,但难产常伴随着产道损伤,这比子宫炎处理起来更麻烦。因此降低难产率可有效降低子宫炎及产道损伤的发病率,以此保证后期的正常配种。而胎儿过大或者母牛太胖是导致难产且对产道造成损伤最严重的,针对这点,从围产干奶期开始,结合犊牛出生时的体重,调控母牛的能量摄入(青贮、玉米、精料),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以保证犊牛出生时的合理体重,预防难产。 ③低血钙。低血钙影响子宫平滑肌收缩,有利子宫炎发生,同时也有利其他产后疾病的发病(胎衣不下、免疫抑制、产瘫),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子宫炎发病率更高。因此控制平衡低血钙的发生,可降低子宫炎发生。合理的围产期日粮调控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最大的挑战就是日粮钾离子的含量问题,都知道国产饲草钾离子含量高,想要达到理想不现实,因此选择优质相对低钾的饲草尤为重要,同时围产日粮添加适宜量的阴离子盐,可有效解决高钾离子这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阴离子盐的添加量,可用PH试纸通过检测围产牛尿液的酸碱度,以保证阴离子盐的使用量合理,一般尿液酸碱度调至5.5--6最理想,添加量由少到多调控,实际也可结合产瘫发病率来调整。 ④干物质采食量:围产干奶牛采食量是好多牧场头疼的问题,虽然吃的都是最好的,但吃进去的却少,对牛来说每个牧场都一样,而对围产前期牛的应激管理可大有不同,所以减少应激是体现差距的重要因素,比如转群、空槽、舒适度等,在配合合理的日粮,优质的原料,可最大化干物质采食量。 ⑤体温监控、分泌物监控:此方法虽已滞后,但可在最早的时间内识别出有患子宫炎风险的牛,尽早干预,降低风险,减少子宫炎发病率。因此,专业的护理兽医必不可少,可选择牧场专业技能、责任心、执行力最好的两个兽医担任此项工作。体温计水银的最好,电子体温计需要矫正对比,且要找到规律,人员不同,可能结果也会有出入。 ⑥牛只状态:根据牛只精神状态、反刍、腹围、乳房等情况,排除产后乳房炎、腹泻、肺炎等疾病,需要检查子宫情况,确诊是否是子宫炎,尽早干预。 ⑦数据统计分析:发病率=发病牛头数/易感牛群*100%,实际生产中为了方便,易感牛群可定为产后30天的牛群(泌乳天数0-30天),复发的牛算作一头,但要怀疑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其他问题的影响(执行力、应激等)。最后综合比较分析影响发病率的因素。 胎衣不下 奶牛由于胎盘结构的原因,胎衣滞留很常见,正常胎衣应在分娩后8h内排除出,因此胎衣超过8h不下就认为是不正常的,但实际生产中,8h这个时间点不好掌握,所以我个人是这样认定的,即头天产犊,第二天护理时胎衣没下的即判定为胎衣不下。引起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要与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即子宫迟缓、子宫扭转、双胎、难产、引产等有关。妊娠期间,日粮的不合理,营养过高或缺乏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特别是缺乏钙盐、硒、VA、VE,牛只体况过瘦过胖、运动不足、干奶期时间的长短等都可是子宫收缩迟缓。助产、产犊时间长时或者其他导致子宫过度扩张,产后阵缩无力均可导致胎衣不下。胎衣露出外阴或露出体外时,眼观即可确诊,临床症状明显。但当胎衣滞留在子宫内或者刚进入阴道时临床症状不明显,需要进行阴道检查才能确诊。其他临床症状取决于继发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子宫炎。主要依据是恶露性状和母牛的反应,恶露性状即颜色、排量、气味、是否有胎衣碎片;母牛反应即体温、胎衣刺激所导致的弓背努责、尾巴摆动的频率。在产后2-3天胎衣未排出就可腐败分解,所以会有以上症状,如果不去治疗,大多数胎衣不下会在产后3-10天分离分解排出,但不幸的是有些牛由于子宫颈闭锁,完全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可能在子宫内滞留更长的时间,两周或3周、这些牛因继发子宫炎,后期症状明显,但初期不易被发现。 ①不采取任何措施。前提是胎衣不下的牛只完全健康,需要对牛只做全身检查。做好跟踪,胎衣排出后配合常规的产科检查,判断是否需要下一步治疗。 ②全身抗生素治疗。个人建议一旦确诊为病理性胎衣不下,立即进行治疗,合适的抗生素肌肉注射(保证无菌、分点注射),每天给药一次,连续3-7天或直到胎衣完全排出,期间务必要跟踪好,疗程不可间断。因产后牛一般都有一段弃奶时间,所以产后立即全身抗生素治疗无疑是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药物选择可结合引起子宫炎的菌普以及价格、弃奶期选择适宜的抗菌普廉价的风险小的,有产后灌服流程的可添加含益母草等中成药和丙二醇。 ③其他疗法。子宫内投药,常选用四环素或者土霉素,隔天一次,直到胎衣排出。但该方法要求苛刻、麻烦,首先必须做好外阴消毒、彻底冲洗干净,所需器械也要保证无菌。其次要保证药物能完全进入子宫内,因为此时的子宫或子宫颈可能存在水肿,直接用坚硬的导管可能会对子宫或子宫颈造成永久性的损伤,所以器械的选择比较困难。最后要尽可能的保证子宫内没有恶露,最好是对子宫内冲洗数次,否则药效难以达到理想的浓度。因此此时该方法一般不建议使用。 ④并发子宫炎的治疗。可参考上文子宫炎治疗方法。 ①做好低血钙的处理,产前或者产后均不可缺少。产前日粮的合理性、采食量,产后经产牛的预处理(补钙)。 ②从围产日粮的能量、日粮品质、选种选配以及产后胎儿体重、初乳产量分析,降低双胎、难产、助产的比率,提高牛只采食量以及所需的营养物质(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 ③减少干奶时的应激,降低早产风险--干奶药物的选择要适合牧场牛只,寻找目标牛时的过程,检胎时的动作技术。干奶舍的舒适度。减少产房围产舍的应激,围产密度不超80%,日粮充足不空槽,有足够空间、舒适的运动场,舒适干净的卧床、巡栏时要轻微没有惊吓等。减少产房应激,垫料要足够厚、干净,产房宽敞,干燥、清洁、安静,足够的水料,不能远离牛群,可适当用遮挡围栏。胎衣不下、子宫炎的有效治愈,可大大提高繁殖率,给牧场创造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有效防控、科学治疗乃为重中之重!!!

  关键点一 出生后1-2小时,正确饲喂优质初乳,其量为其体重的8%~10%; 第一次饲喂,出生后2小时内,4L。 第二次饲喂,出生后6~9h内,2L。 初乳是犊牛的健康之本,是唯一能够获得母源抗体的途径。所以犊牛出生后要及时饲喂初乳,成功建立被动免疫减少犊牛发病率。 影响血清抗体高低的因素 1.饲喂初乳时间越早越好 新生犊牛免疫球蛋白的吸收能力以每小时5%的速率下降 2.产前是否大量漏乳 3.产犊后挤初乳的时间越早越好 4.初乳的储存及解冻时间 冷藏不超过7天,冷冻不超过6个月 关键点二 定犊牛所需初乳量的依据 1.犊牛体重 2.初乳中抗体浓度 3.出生到第一次饲喂的时间间隔 4.环境中传染性病原体的含量水平 关键点三 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新生犊牛存活率的影响 需要重复强调的是病从口入,所以饲养员喂奶要做到定时,定量,定温,定质,定人。喂奶器具,水桶,料桶严格消毒,严禁将患病犊牛喝剩的奶,喂给健康犊牛,以免造成传染。耐心饲喂患病犊牛,让小牛有一个健康的体格,才能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每天清理圈舍,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垫料。舍内做好通风,降低氨气浓度,避免尘土飞扬。阳光充足,无贼风入侵,温度适宜,照明设备完好,垫料整洁松软干燥。舍外做好防风以抵御寒冬,并制定完善的消毒程序,定期做带牛消毒工作。犊牛分群饲养,降低饲养密度,病牛及时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兽医巡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康复和存活率非常重要。

  奶牛链球菌病(streptococosis)是由多种血清型的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奶牛的一种重要的细菌病,不同饲养阶段的患病奶牛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不同。在犊牛以急性、热性呼吸道传染病或慢性肺炎为特征,在成年牛以出血性败血症和脑膜炎为特征。 1955年Hammer报道,德国犊牛有75%死亡于肺炎链球菌感染。1962年,Utschazew报道了前苏联犊牛败血症的肺炎链球菌感染,死亡率高,经济损失严重.1986年,北京郊区某奶牛场暴发了一起肺炎链球菌病,发病率为39.2%,死亡率高达36.8%。 2007年以来,我国很多奶牛场犊牛发生肺炎链球菌的感染。至今,犊牛肺炎链球菌病在我国一些牧场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死亡率高,经济损失严重。现在,随着肉牛养殖业的兴起,肺炎链球菌病在肉牛场中也不断发生。成年牛败血性脑膜炎性链球菌病,呈地方性流行,有的牛场成年牛的月发病率10%,连续4个月不断出现新发病例,病牛的治愈率很低,死亡率高达90%以上。 【病原】肺炎链球菌为革兰氏阳性菌, 菌体呈瓜子状成对排列,也有短链状,菌体短,有荚膜,无芽孢和鞭毛,在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病菌对一般消毒药敏感,太阳照射1小时即可灭活。 【流行病学】本病多发生于6~60日龄的犊牛,1岁以上的育成牛也有发生。30日龄发病犊牛占总发病数的58%。发病集中于11月~到次年3月份气温低严寒的季节。饲养管理与本病有密切的关系,饲养密度大、牛舍空气污浊、缺乏运动成为该病发生、传播的有利条件。传播途径:经呼吸道感染的占73%,经脐带感染占18%,经消化道感染(粪口感染)占9%。奶牛败血性脑炎型链球菌病,多发生在早春和初夏,成乳牛,青年牛、干奶牛、泌乳牛、肉牛都可发生。肉牛场饲喂败血性脑炎发病牛场的泌乳牛剩料,引发了肉牛的败血性脑炎型链球菌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 1. 犊牛肺炎链球菌病:根据病程和临床病状可将该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病牛:突然发病,食欲废绝,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39.5~41.3℃,呈驰张热;呼吸增数,每分钟达80~100次, 心跳加快,每分钟80~100次。 慢性病牛:表现咳嗽,流出浆液性或脓性鼻涕,呼吸急促,气喘,腹部扇动,张口呼吸,可视黏膜发绀;肺部听诊,肺的前下部有罗音。体温39.5℃左右,经过治疗的病犊,虽食欲有所好转,但气喘症状可持续多日。大多数病犊牛初次治愈后有再次复发现象。病的后期,呼吸型的犊牛常伴发腹泻,排出黏性、褐色稀 便 ,目光无神,眼窝下陷,被毛粗乱,食欲减少或废绝,死亡。 2、 败血型脑炎型链球菌病 临床症状可分为:兴奋型;努责型;后驱无力卧地型。兴奋型:患病奶牛开始表现兴奋不安,鸣叫,奔跑,卧地后口咬钢管等异物。有的病牛卧地不起,挣扎,四肢划动,一般经2天、衰竭、死亡。努责型: 患病奶牛产奶量快速降低后,兽医人员才知道奶牛已经发病。将奶牛赶到颈架上进行检查时,发现奶牛不时地努责,努责过程中排出一点白色的胶冻样粘液,经半天左右,奶牛卧地不起,衰竭死亡,病程一般2天左右。鸣叫、后驱无力、站立 不稳型:奶牛发病后,产奶量快速降低,后驱运动无力,两后肢系部关节不能正常伸展,表现突球症状,很快卧地不起,经2-4天死亡。 肉牛败血型脑炎型链球菌病患病肉公牛兴奋不安、流涎,有攻击人的行为。有的病牛站立不稳,两后肢系部屈曲,出现突球症状,精神不振,停止采食,病牛经24小时死亡。 【病理变化】1、犊牛肺炎链球菌病 ①急性肺炎病牛:肺心叶、间叶、副叶充血、出血,外观呈暗红色、质度实,切面流出淡红色液体。②慢性链球菌肺炎病牛:肺心叶、间叶、副叶外观及切面有弥散性黄豆大小的化脓灶, 肺的切面也有弥漫性化脓灶和肺部出现肺大泡。2、脑炎型链球菌病病理变化整个肠管黏膜弥漫性出血,特别是直肠黏膜出血最为严重,皱胃黏膜出血、肺出血、脑膜血管充血与出血。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和典型的病理变化,可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确证需要进行病原诊断。对因肺炎死亡的犊牛,可无菌采集死亡犊牛的肺病变组织,对奶牛败血性脑炎型链球菌病例要采取肝脏、皱胃和肠管黏膜等组织。将病料接种到血平板培养,进行细菌分离鉴定。 【防制】1、犊牛肺炎链球菌病 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犊牛肺炎链球菌病治愈率的根本原则。对急性肺炎链球菌病牛,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早期选用敏感抗菌药 如头孢类药物或喹诺酮类等。用药3~4d,临床症状基本消退,为了巩固治疗效果,还需继续用药2~3d。不能一见好转就停药,否则易复发变为慢性肺炎,难以治愈。停药的原则是, 咳嗽、流鼻、气喘等呼吸道症状均已消退,体温正常,精神状态与采食、反刍正常,方可停药。 2、败血性脑炎型链球菌病败血型脑炎型链球菌病牛,发病急、病情恶化快,大多在出现临床症状0.5-2天内死亡。通过体温测定早期发现病牛,对体温升高到39.3℃以上的病牛,进行隔离、治疗。选用广谱抗生素,配合非甾体抗炎药,降低脑内压、抗炎、解毒等综合措施,有很少部分病牛可得到治愈,治愈率在10%以内。慢性肺炎链球菌病,因肺小叶化脓和肺组织发生实变,难以治愈,应该尽早淘汰。 【预防】加强牛舍与环境消毒,搞好牛舍通风,可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疫苗用于本病的预防。在链球菌病地方性流行的牧场,为控制本病的传播,可用链球菌感染死亡牛体内分离的链球菌做灭活苗。

  一、低酸度乳 1、日粮精、粗比例不当,造成奶牛酸中毒。长期饲喂糟、渣类,精料喂量过大,长期饲喂较为单一的饲料和过量喂给食盐。代谢功能紊乱,直接影响对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特别是机体钠缺乏,造成体内钠钾不平衡。 2、钙磷不足或失调,矿物质的不足与过量都能引起代谢紊乱,出现酒精阳性乳的概率就会高。 3、应激因素的影响,季节因素、热应激、冷应激、饲料应激等都可造成酸奶的发生。如冷空气、高温潮湿、昼夜温差大、突然改变饲料、挤奶人员的变更、挤奶设备的变更等都可造成酸奶的发生。 4、泌乳末期,奶牛经过长期泌乳和妊娠期体内的胎儿生长,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机体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此时最好停奶,使奶牛的乳腺组织得到很好的整顿,特别是乳腺细胞可得到充分的休息再生。可防止酸奶的发生。 二、环境的影响 除遗传因素外,还受饲养管理、产乳期和季节等因素影响。一般春季发生的较多,到采食青草时自然治愈。开始舍饲的初冬,气温剧烈变化或在夏季盛暑期易发生,年龄6岁以上的居多。 三、高酸度乳 表现为牛乳的酸度偏高,酒精实验呈阳性,主要是由于乳牛的卫生管理不当或挤下的牛奶未及时搅拌,制冷使牛奶温度过高或存放时过长,使牛奶酸度升高,酒精实验呈阳性。 四、冻结乳 个别奶户认为,温度越低酸度就会越低,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其原因是由于乳中的水被冻结,存在少量的游离水,使其中的无机盐、乳酸的浓度增加,从而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造成酪蛋白的凝固,从而发生蛋白质沉淀,因为酒精实验的检测原理就是检测蛋白变性的原理,所以冻结乳酒精实验呈阳性。 五、乳房炎乳 乳房炎乳表现为刚挤下的牛奶蛋白质不稳定,出现酒精实验呈阳性,需要马上治疗。 六、初乳及未乳 所谓初乳即产犊后7天以内的乳,色黄、浓厚,并有特殊的气味,含乳清蛋白含量较高,而乳清蛋白又很容易变性,而且耐热性差;所谓末乳就是干奶期前两周的乳。酒精实验呈阳性,其特征除脂肪外,其他成分均较常乳高,有苦且微咸味道,含脂酶多,常有油脂氧化味。 七、采取措施 如果出现酒精实验呈阳性现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了解进站奶牛中是否有处于初乳期或末乳期的牛只,如果有,应将奶牛所产牛奶与正常乳分装。 2、乳中是否含有冻结乳,主要是看制冷效果,奶站是否过度制冷,制冷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3、注意牛的卫生管理,如牛舍、挤奶间、牛体等的卫生情况,以及吸奶器、挤奶桶、制冷罐、管路的清洗情况。 4、冷奶与热奶不应混装。因混装后二者进行热传递,容易使乳中的蛋白变性,酒精实验呈阳性,所以说挤下的牛奶应及时开搅拌打制冷,特别是制冷罐的内留有一部分奶,再加入刚挤下的热奶时。 5、拉运一定要及时,即使刚挤下的牛奶能及时制冷,乳中的成分也在变性,只是速度较慢。如果储存时间长了,会引起酒精实验呈阳性。 6、杜绝人为掺假,因为掺入牛乳中的一些掺假物质及抑菌成分可使牛乳中的蛋白质稳定性下降,最终会导致酒精实验呈阳性。如果以上这些情况都不存在,而且卫生管理也比较好,酒精实验仍呈阳性,说明奶牛一定患了乳房炎或其他疾病,需要马上治疗,预防方法是对所有进站的奶牛进行酒精实验和体细胞检测,通过检测找出病牛,马上就行治疗,同时将有病牛的牛奶和正常牛奶分装。

  牛舌头的主要功能是采食饲草、饲料;搅拌口腔食物、帮助吞咽,辅助进食,另外还有味觉感知功能。 1、牛的勾鼻行为 牛的勾鼻行为属于一种正常行为。牛的鼻孔是呼吸道的开口,正常情况下会从鼻孔流出一定量的液体成分或鼻涕;另外,牛的鼻镜上有鼻镜腺,不断分泌液体保持鼻镜湿润。牛采食时,饲料、饲草等成分会沾附于鼻镜和鼻孔上面及周边,鼻镜及鼻孔长期沾附有较多的饲料、饲草等,会导致牛鼻镜、鼻孔部不舒服及不清洁,正常情况下,牛为了保持鼻镜、鼻孔部清洁、舒服,就会用舌尖舔其鼻孔和鼻镜周围 。这是牛的一种正常行为习惯,基层养牛者常将此行为称为“牛勾鼻”行为(见图1),此表现是一种保持鼻孔和鼻镜周围清洁的良好行为习惯,不属于异常的“玩舌头”现象。 图1 正常牛的勾鼻行为 2、牛玩舌头行为 “牛玩舌头”是大家对牛舌头所呈现的一种过度性、异常活动形式的形象叫法。其主要行为表现是牛舌头较长时间、过度伸出口腔外及在口腔内,摇摆、旋转、甩动、曲伸(见图 2、图3、图4)行为。 (从左至右分别为图二、图三、图四)材料与方法 3、实验材料仪器 PHS-3C型数显酸度计(于实验室测量 PH 值的高精度仪器),生产厂家为青岛精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PH测量范围0.00-14.00PH;测量精度为+ 0.01PH;标准缓冲溶液 PH4.00;PH6.86;PH9.18。 4、实验动物 本试验于2020年5月在山东某万头奶牛场完成 ,所用试验牛为1-3胎泌乳牛。 5、试验设计 选择有“玩舌头”行为表现的1-3胎泌乳牛10头,作为试验I组。同时在同一牛群中随机选择 “无玩舌头”行为表现的1-3胎泌乳牛10头作为试验II组。 6、尿液采集与测定 试验牛尿液采用外阴按摩法或导尿管导尿法采集,每头数量为50-80ml。按照PHS-3C型数显酸度计操作说明,进行仪器预热及校正,电极用蒸馏水洗净甩干后,放入第一种缓冲溶液pH=6.86,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调节定位调节器使该读数为该缓冲溶液相应温度下的pH值。分别测定试验I组和试验II组20头牛的尿液PH值。 7、统计分析 用EXCEL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描述统计,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8、结果 根据试验测定结果,对试验I组和试验II组牛的尿液pH值差异显著性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牛尿液pH值测定与分析 备注:同列肩标大写字母不同为差异极其显著,P0.01。 试验I组(有玩舌头行为表现)和试验II组(无玩舌头行为表现)牛的尿液pH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I组(玩舌头)牛的尿液pH值极其显著的低于试验II组。 由此可见,牛过度玩舌头行为与瘤胃及奶牛体内体液酸碱度高低有直接关系,牛玩舌头之行为表现是预示奶牛慢性瘤胃酸的一个早期预警信号。 ①、健康牛的尿液pH为7.7-8.7[1]。本试验结果表明试验 I组尿液PH平均值为7.530.0;试验 II组尿液PH平均值为8.270.21;试验I组牛尿液酸度高于试验II组,存在轻度奶牛瘤胃酸中毒问题[2]。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欲减少牛玩舌头的现象,应该重视奶牛轻度或潜在性酸中毒的防控。 ②、牛过度玩舌头行为,是牛通过舌头在口腔内外的过度活动(摇摆、旋转、甩动、曲伸),促进口腔唾液分泌,用碱性的唾液缓解牛瘤胃酸度高或瘤胃不舒服的一种有效行为。 ③、本试验也对3 个规模化牛泌乳牛玩舌头的发生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日粮中精饲料占比高的牛场,牛玩舌头现象明显高于日粮中精饲料占比低的牛场。由此可见,做好日粮配方设计,精粗比例配比科学,是减少或缓解牛“玩舌头”行为现象的一个基本办法。

  近期我区气温快速回升,养殖鱼类水霉烂身病依然不容忽视。18℃左右水温正是水霉病爆发严重的节点。了解其病原、发病原因、症状,流行情况、防治措施对从事水产养殖者很有必要,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养殖风险。 一、水霉病的病原水霉病又称为肤霉病,病原为真菌类水霉目水霉科的种类,包括水霉属和绵霉属。营腐生,大多寄生在动植物的尸体或残屑上,少数种类寄生于鱼体伤口或鱼卵上。 生存的适宜条件:生存水温:5-26℃均可发生。 20℃以下比较多见。多发生于淡水鱼品种,适宜发生的水体pH:6.5—8.0,为好氧真菌。 水霉病的发生,必须是在具有保护作用的体表皮肤受破坏以后,霉菌才能从伤口入侵,长出外菌丝向外生长,向内生长的菌丝必须是在内皮及肌肉组织坏死的情况下,才能侵入到组织深处。 二、疾病的症状,流行情况及诊断 1、水霉病的症状 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当肉眼可见白色的棉絮状物时,菌丝已经深入机体组织内部,深入组织内的菌丝导致组织发炎,坏死,外菌丝向外生长,在体表形成棉絮状物,加重了鱼的负担,导致鱼游动困难;由于水霉菌能够分泌分解鱼体组织的酶,导致鱼因受到刺激而大量分泌粘液,焦躁不安,出现在固体物上摩擦,食欲减退等症状,最后瘦弱而死。 2、流行情况 水霉病主要流行于冬季及早春,在水温13℃-18℃内高发,水霉菌广泛分布淡水当中,主要的感染对象是鱼卵和体表有机械损伤,冻伤的鱼以及死卵,在感染的过程中对宿主没有选择性,外菌丝在感染的部位不断生长,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内菌丝吸取鱼体营养,导致鱼体消瘦死亡。除侵袭鱼卵外,都不是原发性病原,继发感染,次发性病原。此外,水生动物受到机械损伤时,导致它产生机械损伤的物体上面带有的霉菌也是诱发水霉病的来源之一。 3、诊断 水生动物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物即可初步确诊。 三、水霉病的防治 1、预防 水霉菌是条件致病菌,必须水生动物体表要有伤口才能寄生,因此,水霉病的防治工作当中,最重要的是避免在水温低的季节避免鱼体受到机械损伤,如果有必要进行捕捞和转塘操作的时候,必须使用抗应激产品进行抗应激处理,减少鱼类的机械损伤,就可以大大减少水霉病的发生,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鱼体转运及下塘前后的预防,在水温低的时候拉网和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在拉网前使用Vc,最大限度地降低水生动物的应激反应,减少机械损伤。在运输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机械损伤,因此在下塘之后,建议可以先用Vc、国标碘制剂、水杨酸处理,抗应激和预防线)在越冬的准备过程中,避免鱼类的冻伤,减少水霉的滋生,寒潮过后,及时处理,促进鱼类冻伤的创口恢复,避免细菌和水霉的继发感染。 2、治疗 水霉是腐生的,寄生在死亡的组织上面的,在实际生产中难以治疗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组织损伤的关系,一定会伴随着细菌的继发感染,造成伤口组织的病理坏死,从而给水霉菌菌丝向组织内部的深入创造了条件。因此在治疗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抑制真菌的滋生,还需要处理细菌的感染,增强体质,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在水霉病的治疗当中,经常使用的药物主要有水杨酸,硫醚沙星, 50%的过硫酸氢钾粉剂、等以及苯扎溴铵,戊二醛,聚维酮碘等相对温和的消毒剂。连续使用2-3天。 (2)增强鱼体抵抗力。春季开口摄食后,采用高质量饲料,及时开食投喂,强化鱼体代谢增强体质。 (3)注意水质调控。水霉孢子在水体繁殖也需要营养,及时培水平衡水体藻相,培藻能减少水体水霉营养,减少水霉孢子繁殖。

  春季又是一个给羊群驱虫的季节,寄生虫是导致羊不能健康生长的原因之一,如果对其不进行及时的解决,将会给养殖户们带来极大的损失,影响养殖效益,对于羊常见的驱虫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羊常见的驱虫方法有哪些? 1、体内驱虫法:主要是通过口服或肌注药物驱除羊体内的胃肠道蠕虫(线、体外驱虫法:主要是通过涂擦药物及注射药物的方法来防治羊体表的螨、蜱、虱等; 3、体内外驱虫法:主要是利用肌注药物后防治羊体内外寄生虫,是目前常用的驱虫方法。

  奶牛常用的营养性添加剂包括常量矿物元素、微量矿物元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等。常用矿物元素包括Ca、P、K、Na、Mg、S等,配置日粮时需要考虑日粮基础含量,在此基础上,利用补齐原则进行矿物质的添加。需要补充的微量矿物元素包括Fe、Cu、Zn、Mn、I、Se等。随着配方软件的成熟,无论是常量矿物元素还是微量矿物元素,都能准确的满足机体的需求,有利于奶牛健康,并降低矿物元素的排泄量。 奶牛需要补充的脂溶性维生素包括VA、VD和VE。犊牛期和高产期奶牛需要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营养性添加剂。 磷补充产品 常用的磷补充剂有磷酸氢钙和磷酸二氢钙,磷的含量分别为19%和21%,利用率分别为75%和80%。 钙补充产品 常用的钙补充剂有石粉和磷酸氢钙,钙的含量分别为38%和22%,利用率分别为75%和94%。 有机微量元素 有机微量元素主要说一下硒和锌的作用。硒可改善奶牛机体的免疫性能和繁殖性能。及改善奶牛应激反应(干奶期、围产期),降低乳房炎发病率,促进胎儿、犊牛健康生长,降低死亡率等重要作用。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调控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和降解有关,也与奶牛机体生长有关。同时也是胰岛素的主要结构成分。 维生素类产品 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可改善奶牛免疫机能和繁殖性能;生物素可降低蹄壳损伤和蹄裂,提高蹄部健康;补充适量复合B组维生素,可提高奶牛机体代谢和产奶量。

  杭锦后旗肉牛饲养规模达到6.2万头(自测数据),能繁母牛大约存栏0.8万头。提升母牛繁殖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浅谈几点提升肉牛繁殖力的技术要点。 加强饲养管理。维持适当的膘情是保证母牛正常发情的物质基础,同时应注意日粮中营养物质的全价性,特别是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应要全面,冬季保证牛舍的温度在0℃以上。 及时检查和治疗不发情的母牛。人工催情可采用一次性注射孕马血清10-20毫升,隔6天再注射一次20-30毫升。 犊牛按时断奶,促使母牛产后及早发情。一般在3-4个月断奶。 母牛繁殖力的主要指标。一般要求母牛受配率在80%以上。正常情期受胎率平均达到55%左右,配种次数平均低于1.6次,产犊间隔控制在15个月以下。

  犊牛出生后获得被动免疫成功的关键就是及时完成合格优质初乳的饲喂(或灌服),初乳是新生犊牛出生后获得母体抗原的直接途径。一方面因为初乳中富含大量的大分子免疫蛋白,犊牛饲喂后能获得极高的母体抗原,另一方面为激活肠道常驻益生菌的定植创造了契机;另外初乳中富含大量的镁盐成分,有利于胎便的顺利排出。所以说合格优质的初乳对犊牛的健康生长很关键。 要把控初乳的品质首先就得了解什么样的初乳才能定性为真正的初乳?针对初乳的定义目前在业界有多种说法,根据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数据(见下表)定义奶牛产后第一次挤的奶才能叫真正意义上的初乳。 既然奶牛产后第一次挤的牛奶品质最优,那怎样才能对犊牛初乳的品质有一个很好的把控呢? 要保障初乳的品质还得从源头上抓起。那么有人就要问,决定初乳品质的源头在哪里,具体节点在哪儿?从表象上看初乳品质把控的源头就在奶牛产后第一次牛奶的收集环节,而且全国不同区域的牧场都在用折光仪检测初乳的“抗体”(其实也就是测初乳中蛋白的含量),然而折光仪并不具备测定初乳中药残和细菌指数的功能。要真正把握初乳的品质就得从奶牛干奶前着手把控。现在全国大多数牧场在奶牛干奶前都做CMT检测,而且对检测数据收集存档。比较遗憾的是:牧场都没有把CMT检测有问题的数据拉入初乳品质把控的流程中来。 根据对全国单体社会牧场的数据调研结果显示:在干奶前CMT检测++以上的奶牛乳区(或阳性两个乳区以上);在整个泌乳期有过临床乳房炎发生两次以上(包括治愈后复发过)的奶牛个体;还有在泌乳末期有过临床乳房炎发生的奶牛个体。虽然对以上问题的奶牛个体,干奶时都用了干奶针,但在为期两个月的干奶后,通过对干奶前原病区初乳或四个乳区混合初乳的检测70%以上的个体不同程度的有抗生素(干奶抗生素)残留或耐药菌株超标的现象。 为保障初乳品质的健康,针对在干奶前或泌乳期有以上三种情况的奶牛个体产后初乳最好直接弃掉,不得收集饲喂犊牛,即使折光仪检测合格也要弃掉,否则就会加大犊牛致病的风险(这也是当下部分牧场用折光仪检测合格的初乳饲喂犊牛后依然会有腹泻发生的根本原因。) 下面谈一谈初乳的规范饲喂——初乳的饲喂必须做到五定——定时、定温、定量、定质、定人。 定时:初乳灌服必须在犊牛出生1个小时内完成!因为犊牛出生后1个小时内肠道内壁的天然孔开张程度处于最大化状态,有利于初乳中大分子的母体抗原蛋白的吸收。一旦过了1个小时、随着犊牛出生后有氧交换越过平缓期,肠道就会开始有节律的蠕动,一方面原来肠道内壁的天然孔会变小、不利于大分子的母体抗原蛋白通过,另一方面由于初乳进入肠道延迟,导致胎便在肠道中滞留而重新吸收。最终加大了犊牛发病的风险。定温:初乳的入口温度为38.6℃~39℃之间。只有初乳的入口温度和犊牛的肠道温度越接近,才不会因为温度高低差异引起应激后造成开张的肠道天然孔的缩小或关闭。定量:初乳灌服的量占犊牛出生体重的8%~10%,体重小走下限、体重大走上限。定质:也就是前面讲的初乳品质的把控,在这里不再赘述。当然还有初乳的巴杀问题,在另一篇刊登于《荷斯坦》杂志2021年第10期的文章中有专题详述。定人:所谓定人就是确定技术熟练、有责任心、执行力强的专职人员来做初乳的灌服工作。 初乳是犊牛出生后免疫力获得提升的第一保障,正确规范的做好犊牛初乳的饲喂工作对犊牛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希望以上内容给广大犊牛养殖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犊牛腹泻是犊牛时期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两月龄之内的犊牛发病率最高,可达30%以上,甚至达100%,病死率方面因各牧场管理及病原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是影响各大小牧场犊牛成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就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做以下简单阐述: 腹泻原因 一、营养性腹泻 1、犊牛出生后未及时获得足量优质的初乳,导致免疫力低下; 2、母牛乳汁不足、乳汁过浓或过稀,犊牛时饱时饿导致消化机能紊乱; 3、奶温过高破坏了乳清蛋白或乳球蛋白; 4、饲料发霉、营养不全、蛋白含量过高,突然更变饲草料都会引起犊牛腹泻; 5、饮水不洁净、水温过低; 6、代乳品质量低。 二、细菌性腹泻 细菌感染引起的犊牛腹泻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性肠炎症状:常发生于1至7日龄犊牛,表现大量黄色、白色或绿色水样腹泻,病程急,发病后数小时发生脱水,4--12小时发生休克。有的患病犊牛不表现腹泻,但是腹部严重鼓胀,冲击触诊右侧下腹部有大量液体。剖检病死犊牛表现真胃大量凝乳块,真胃黏膜出血、红肿并覆盖胶性黏液,小肠黏膜出血、充血,肝脏、肾脏苍白有出血点。沙门氏菌性肠炎:又称犊牛副伤寒,3周龄左右犊牛多发,表现发热、腹泻颜色呈灰色、巧克力色或绿色,伴有对称性关节疾病。病死犊牛解剖表现浆膜与黏膜出血,腹腔黏连有渗出液,脾脏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增生,肠黏膜坏死形成麸皮样覆盖物。 三、病毒性腹泻与犊牛腹泻相关的病毒主要以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多见。冠状病毒主要感染14日龄左右的犊牛,多发生于1月龄内的小牛,引起小肠结肠炎,粪便性状从松软到水样不等,带有肠粘膜,与细菌混合感染可造成较高的死亡率。轮状病毒引起的犊牛腹泻主要发生在10到15日龄,轻微感染症状不明显,与细菌混感时可造成体温升高,重度感染时粪便呈黄绿色、有肠粘膜、脱水、体温下降,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脱水、休克甚至死亡。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犊牛发病以腹泻、发热为特点,以水样便为主,个别出现黏膜和血液。可引起口腔内舌、硬腭、软腭的糜烂,发病率高,处理不及时会造成较高的死亡率。对牧场的主要危害是该病毒引起的呼吸综合征、繁殖障碍、先天性缺陷和隐性感染牛的持续传染等。 四、寄生虫性腹泻引起犊牛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有球虫、隐孢子虫。 球虫:犊牛球虫病是由艾美尓球虫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牛肠道黏膜上皮组织引起,多发于2岁以内的放牧犊牛,每年的4月至9月份是疾病高发期,以急性、慢性出血性肠炎为特征,表现渐进性消瘦、贫血及血痢。慢性病病程长达几个月。剖检可见直肠黏膜肥厚,有出血性、结节性病变,直肠内容物呈褐色、恶臭,有纤维素性假膜和黏膜碎片,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隐孢子虫:能感染牛的隐孢子虫有安氏隐孢子虫、微小隐孢子虫、牛隐孢子虫、猫隐孢子虫四种原虫。主要感染4--30日龄小牛,重症牛表现腹泻、体温升高、粪便灰白色或黄色,有大量纤维素、血液、黏液,被毛粗乱,牛只渐进性消瘦,运动失调,普通抗生素治疗常无效。 犊牛腹泻的治疗 1、营养性腹泻:康星乌梅散微粉40g/头/天加入奶中饲喂或灌服连用3天同时减少奶、料饲喂量。 2、细菌性、病毒性腹泻:康星乌梅微粉40g头/天、枝感康25g/头/天、星芪乐20g/头/天 ,连用三天。 3、针对脱水牛只应注意电解质、水分、能量的补充,酸中毒的纠正。 预防措施 一、产房管理 1、在母牛出现分娩症状前将母牛调至专用产房,一牛一房,保证产房干燥、干净、垫料厚度不低于20cm 。 2、在犊牛出生后迅速将小牛与大牛分离,防止母牛舔舐犊牛造成交叉感染。 3、每头母牛在分娩结束后及时清理污染的垫草并彻底消毒产房。 二、新生犊牛护理 1、脐带消毒:犊牛出生后应立即用10%的碘酊对脐带及脐带周边浸泡消毒,浸泡时间不低于10秒钟,在转入犊牛舍后再消毒一次,以防止细菌从脐带侵入造成的细菌感染而引起腹泻。 2、犊牛在初生后应立即擦干或吹干小牛身上的羊水,防止因羊水蒸发造成的牛只体温下降。 3、在冬季外界气温低时给小牛穿保暖背心。 三、饲喂 1、初乳的饲喂在犊牛出生后1小时内灌服3---4升温度在38--39摄氏度的优质巴杀初乳,(个人建议是体重40KG以上牛犊喂4升,体重小于40KG的适量减少)初乳要求没有乳房炎、血乳、乳头封闭剂等杂质,折射率在22以上,保证犊牛获得充分的母源抗体。 2、常乳的饲喂a、尽量不使用病牛的抗奶饲喂牛犊,乳房炎牛奶禁止饲喂犊牛。不论是奶粉饲喂还是抗奶饲喂,巴杀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另外牛奶在冷藏罐内的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防止酸败。b、定时、定量、定温、定人。犊牛的饲喂必须要定时,每天2到3次,奶温38到39摄氏度,饲喂量为0-7天饲喂3-4kg/天,7-42天, 饲喂8-10kg/天,42天至断奶4-5kg/天,做一个过渡可以有效避免断奶应激。饲养员的固定可以有效降低犊牛应激。 四、水犊牛出生后3天开始让其自由饮水,保证水质及水槽的卫生。冬季应给水加热,最好使用温开水。 五、饲料供应优质饲草料,饲草料变更要逐步更换。 六、设备无论是自动饲喂系统还是人工饲喂程序,都要对挤奶设备、奶罐、奶管、奶线、奶壶、奶嘴、奶盆等牛奶接触到的地方严格执行CIP酸碱清洗程序以减少细菌滋生。 七、环境 1、犊牛舍温度:犊牛适宜的最低温度是15摄氏度,所以冬季的保温措施很有必要,可用保温灯、暖风炉、地暖等。 2、犊牛舍湿度:50%---70%的相对湿度比较合适,最高不宜超多75%。 3、通风:在保证犊牛舍温湿度的同时还要保证牛舍的空气流通,促使舍内污浊空气的顺利排出。但要防止贼风的侵袭。 八、垫料保证犊牛舍或犊牛岛内垫料的干燥、干净没有霉变和杂质,厚度应在20cm以上,及时处理小牛粪尿保证垫料干净、清洁。每周更换垫料两次以上,确保垫料的舒适度。九、消毒隔天对犊牛舍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使用三种以上不同种类的常规消毒剂轮换消毒,带牛消毒时,不宜选用对皮肤和黏膜刺激性过大的消毒剂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防止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犊牛咳嗽、皮肤损伤等。针对原虫感染时可用10%福尔马林、5%氨水溶液或高温消杀。

  巴彦淖尔市农牧局(主办)巴彦淖尔市农牧综合保障中心(承办)地址: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西街市农牧局大楼

相关推荐
  • 傲世皇朝注册价格突然跌至“3”字头!不少人超爱
  • 巴彦淖尔市农牧局
  • 六点浅谈肉牛冻精养殖户要想提高母牛受胎率需谨慎!
  • 土鸡养殖技术集锦9篇
  • 傲世皇朝人大代表述职评议优选范文
  • 市场上没人气 拿什么拯救你 :失落的“鸟”生意
  • 母牛产后食欲差营养不良配种下降怎么解决?
  • 傲世皇朝安徽金谷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傲世皇朝注册牛采食量下降怎么回事?牛健胃用什么药好?
  • 猪肉价格上行牛肉行情弱稳运行!最新食材报告发布
  •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