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股份(SZ002458)$根据近期行业数据和市场动态,当前白羽肉鸡行业正处于
,但复苏之路可能存在波折。下面我将为你分析当前所处的周期位置,并告诉你哪些关键指标值得跟踪。
综合来看,白羽肉鸡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经历了深度调整,价格一度触及历史低位,养殖端普遍亏损。但进入第二季度后,市场已出现触底反弹迹象,行业最艰难的时刻似乎正在过去。
也探至2.79元/斤的近五年最低点。这种价格暴跌导致养殖端大面积亏损,中小散户加速退出,行业产能开始出清。不过,进入2025年第二季度,尤其是3月份以后,市场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迹象。鸡苗和毛鸡价格自低谷开始震荡上涨。到了7月份,虽然月度均价仍较低,但月内走出了“深V”反转,
”。2025年1-4月毛鸡出栏量同比大增15.64%,屠宰企业冻品库存高企(据报达28.5万吨)。但同时,一些潜在的供给侧减产因素也在酝酿:
:因美国和新西兰禽流感,我国白羽肉鸡祖代引种自2024年底起实施封关禁令。2025年1-8月祖代更新量仅78.72万套,同比下降21.48%。虽然法国成为主要引种来源,但其年产能约40万套,难以完全填补缺口。祖代鸡生产周期约60周,因此引种减少的影响预计会在
逐步传导至父母代和商品代,可能导致2026年商品代雏鸡供应量减少8%-10%。
:部分引进的种鸡(如安伟捷品系的“快羽”基因型)产蛋率比以往低了10%-15%。2024年末暴发的“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也导致商品代肉鸡成活率降低约3%-4%。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实际的有效供给能力。
:需求端正在缓慢改善,但整体仍显乏力。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了居民消费能力。然而,一些积极因素也在积累,例如
。主要饲料原料玉米和豆粕的价格自2023年以来整体回落。2024年玉米均价同比下降14.84%,豆粕均价同比下降21.37%。这使得2024年白羽肉鸡养殖成本较2023年下降了9.60%,为养殖端在价格低迷时提供了一定的缓冲,也有利于行业盈利能力的修复。
:反映养殖户的补栏意愿和短期市场信心。价格低于1元/羽通常意味着极度悲观和深度亏损,而持续回升则表明补栏意愿好转。
:直接反映终端收购意愿和市场的即时供需情况。关注其能否稳定在成本线之上。
:尤其是进口引种量(目前主要看法国)以及国产品种的自繁量。这是判断约15个月后商品代肉鸡供给的先行指标。
:特别是在产父母代存栏量。这是判断约7个月后商品代肉鸡供给的关键指标。存栏量的下降预示着未来商品代鸡苗供给的减少。
:餐饮业是鸡肉消费的重要渠道。2025年上半年餐饮采购量下降20%是一个负面信号,需关注其恢复情况。
:饲料成本约占养殖成本的60%-70%。主要饲料原料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养殖盈亏平衡点。
:关注行业的平均养殖成本以及“养一只鸡的盈亏情况”。持续的亏损是产能去化的直接动力。
:关注国内外高致病性禽流感(如美国、新西兰的疫情会影响引种)以及其他养殖疫病(如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发生情况,这些都会影响供给和心理预期。
则相对乐观。引种受限带来的供给收缩效应会逐步显现,叠加行业持续进行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一旦需求端随着经济复苏而回暖,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
,尤其是祖代引种量、父母代存栏以及价格和盈利的持续性问题,这能帮助你更好地判断行业的真实走势。
